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—高雄最飆焊的文化節慶

在高雄,鋼鐵不只是工業材料,它奠定了一座城市的產業基礎,煉就在地居民的堅毅性格,更轉化成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態與創作熱力。
2002年,高雄開始舉辦以城市產業特質為主題的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,將鋼鐵冰冷生硬的特質,以藝術形式賦予新的語意,讓鋼鐵不再只是一門產業,一種材料。

鋼鐵城市、鐵道園區,用產業歷史羅織城市文化

自西元1919年的打狗鐵工所成立以來,歷經1940年唐榮鐵工所、1947年興盛的拆船業、1960年臨海工業區一貫作業鋼鐵廠、1970年十大建設之中國鋼鐵廠及中國造船廠,使得高雄港城為全球第三大貨櫃港,輝煌的鋼鐵工業讓高雄建立起鋼鐵城市的聲名。
日治時期時開發打狗港,為了建構完善的產業運輸鍊,日人於1900年開始著手造地築港及鐵路建置的計畫,而隨著產業貨物的輸出,港口及鐵路兩側興建了許多倉庫。這項海陸運輸接駁計畫於1908年開始成形、至美軍轟炸前漸漸完備。1923年之前,完成新的打狗停車場的啟用、第三船渠完工、增設倉庫及鐵路;1945年之前,繼續於第三船渠新建倉庫及鋪設鐵路,現存於駁二藝術特區內的倉庫群就是見證這項計畫的珍貴遺跡,蓬萊倉庫旁的扇形鐵道其前身就是日治時期的高雄港站,而貫穿園區的自行車道其前身是日治時期開始運輸的西臨港線。這些日治時期的重要工業景觀,是台灣現代化的重要表徵,串連台灣與世界,時至今日,載附著歷史記憶的特殊產業遺跡重新啟動,邁向創意無限的文化航程。